每日灵修 | 罗3:31-4:25 | 周二

没有仪文的救恩  

第四章的开始保罗想要用旧约来证明福音,他的主要例证就是亚伯拉罕,因为亚伯拉罕是犹太人的先祖,被他们当作属灵的榜样。如果保罗能够证明亚伯拉罕是因信,被神在基督里的恩典救赎,那么保罗就能建更好的解释说明因信称义。

于是保罗引用创世记15:6,指出亚伯拉罕不是靠好行为,而是因信被称为义。那节重要的经文这样说:“亚伯拉罕信神,这就算为他的义。”

保罗证明了有关亚伯拉罕的论点之后,又加上第二个证人~大卫,保罗在4:7-8所引用的话,出自诗篇第32篇。

持怀疑心态的人或许会说:可是还有其他的因素啊,譬如割礼。毕竟亚伯拉罕也受了割礼,割礼是神颁布给亚伯拉罕的。从那时起,历世历代以来,犹太人一直遵行不悖。所以割礼也必然是有某种意义的存在。若有意义,那么说亚伯拉罕单单因信得救,就不合理了。至少割礼也应该是称义的一部分吧。

于是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开始论证,亚伯拉罕是何时被神称为义的?他什么时候得救的?是在受割礼之后还是之前?若在割礼之后,割礼就多少与他的称义有关联。但他的称义若是在割礼之前,那么不论割礼的意义何在,显然它与救恩无关,它也不是亚伯拉罕或任何人得救的依据。

那亚伯拉罕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称义的呢?答案很清楚,创世记15:6就提到亚伯拉罕被称为义,但一直到第17章才说到神将割礼指示给他,这已经是他被称义十几年之后的事了。

同理可证,若你是犹太人是基督徒,得救了,这并不因为你犹太人或基督徒身份的缘故;这是因为耶稣基督的工作;若你是外邦人,得救了,这也不是因为你外邦人的身份,或你做了什么;一切都是出于耶稣基督的工作。

没有一个人得救是因为他遵守基督教的仪文,受浸受洗,或受坚信礼,或望弥撒,或守圣餐……

每个人都是因着信,透过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得救的。若不是靠他得救,就根本未曾得救。人称义是因着信,不是仪文更不是好行为。

亚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先祖,大卫王有丰功伟绩,如果连他们都不能靠仪文和行为称义,我们凭什么以为自己只要守住圣餐、坚持聚会、热心服事就可以被称为义?

不过,我们也可以放下心来,因为就算我们一生籍籍无名,只要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死里复活带来的果效,活出祂的福音,神仍算我们为义,世间的成败,绝对无损我们在神面前身份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