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士师记 8:24-35】 基甸又对他们说:“我有一件事求你们,请你们各人把所夺的耳环给我。”因敌人都戴金耳环,他们是以实玛利人。以色列人说:“我们情愿送给你!”他们就铺开一件外衣,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上面。基甸所要求的金耳环,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。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牙圈、耳环,和所穿的紫色衣服,以及骆驼颈项上的链子。基甸以此造了一个以弗得,设立在他的本城俄弗拉。全以色列就在那里拜这以弗得行淫,这就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圈套。这样,米甸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,再也不能抬头。基甸还在的日子,这地太平四十年。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,住在自己家里。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,因为他有许多妻子。他在示剑的妾也为他生了一个儿子,基甸给他起名叫亚比米勒。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,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,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。基甸死后,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而行淫,以巴力‧比利土为他们的神明。 以色列人不记得耶和华—他们的 神,就是那位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,也不照着耶路巴力,就是基甸向以色列所施的恩惠善待他的家。
从拜以弗得到拜巴力
当基甸死的时候,
可能很多人会起来感慨:
“哎,基甸还在的时候,多么复兴啊!
那时候,我们都在金以弗得的面前敬拜耶和华!
你再看看现在,人们都去拜巴力了……”
今日基督徒 一听到拜巴力,
个个咬牙切齿,
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。
但事实上,
对当时的人而言,
那或许只是
一声无奈的、甚至无所谓的叹息:
“人嘛,总有需要…”
“生活嘛,总要面对现实…”
平心而论,
拜巴力与拜金以弗得差别很大吗?
从旁观者的角度看,
其实没什么差别;
但若是参与者,
恐怕就会觉得差别很大了——
就如有些基督徒,
明明牢牢地被世俗的金钱、权势捆绑,
对圣经的真理、神的旨意丝毫没有兴趣,
但却决不允许有人否定他们基督徒的身份。
所以,
如果有一天,
那些在金以弗得、金牛犊面前敬拜耶和华的人,
忽然转去拜巴力、拜玛门,
其实没有什么好惊讶的,
因为那原本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事啊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