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灵修 | 撒母耳记上16:1 | 周日

[撒母耳记上 16:1] ¹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: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,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?你将膏油盛满了角,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;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,预定一个作王的。

你为TA要悲伤到几时呢? 

如果有过给小朋友讲故事的经历,你是不是也曾经为要不要给他们讲悲伤的故事而挣扎纠结?

有人在为孩子选择书目和故事的时候,会刻意回避一些悲伤的故事,

认为这类的内容会让孩子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,甚至会影响小朋友的情绪,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。

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,每当孩子听到“病痛”、“苦难”、“死亡”、“失去”或“分离”等字眼的时候,

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,这些事情能轻易击中他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,让他们产生悲伤的情绪。

比如《大象巴巴》里面,象妈妈不幸被猎人射杀;《彼得兔》的开场,兔爸爸成了菜园主人的肉饼;《玛德琳》中的小主人公,也在第一个故事中就得了阑尾炎,还动了一次手术……

然而悲伤也是人类情绪中非常重要的一种,我们不该独断专行地让孩子们体会不完整的世界与人生,况且适当的情绪释放对我们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。

只有深刻理解了悲伤故事,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命层次,孩子们也更容易产生共情。

撒母耳因为扫罗悲伤,应该不只一日两日,然而此刻的他却无法共情神的心意,

他允许自己悲伤到一个地步,甚至不作为……

不过与神亲近的人,一定听得到神的提醒和引领,也明白神的心意,

就像撒母耳,当他听到神的声音之后,他不会任由自己一直陷入什么都不想动的悲伤情绪中,而是照神的心意去行。

我们呢?当我们遭遇“病痛”、“苦难”、“死亡”、“失去”或“分离”的时候,

会不会觉得是神的慈爱和恩典不在,就任由自己陷入悲伤情绪当中,日日无所事事,或夜夜以泪洗面呢?

求主帮助我们,即便在很多时候,我们不能理解,甚至难以接受神当下的引领和决定,

但我们靠着祂有能力停止悲伤,行动起来,按照祂的心意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