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灵修 | 撒母耳记下 14:28-33 | 20250222周六

[撒母耳记下 14:28-33] ²⁸ 押沙龙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,没有见王的面。²⁹ 押沙龙打发人去叫约押来,要托他去见王,约押却不肯来。第二次打发人去叫他,他仍不肯来。³⁰ 所以押沙龙对仆人说:你们看,约押有一块田,与我的田相近,其中有大麦,你们去放火烧了。押沙龙的仆人就去放火烧了那田。³¹ 于是约押起来,到了押沙龙家里,问他说:你的仆人为何放火烧了我的田呢?³² 押沙龙回答约押说:我打发人去请你来,好托你去见王,替我说:我为何从基述回来呢?不如仍在那里。现在要许我见王的面;我若有罪,任凭王杀我就是了。³³ 于是约押去见王,将这话奏告王,王便叫押沙龙来。押沙龙来见王,在王面前俯伏于地,王就与押沙龙亲嘴。

不要把悔改当作手段

押沙龙看似悔改接受惩罚以及求和的行动,并不是真心实意之举,而是权宜之计。他任然怀有野心,不惜使用极端的手段烧毁约押的田地,胁迫约押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,借着表面的认错和悔改,重获大卫的信任,恢复原有的政治地位,并在之后借着计谋获得百姓的心,直到时机成熟,最终发动叛变,足以证明他的居心叵测,其实他并未改变,他只是把悔改当作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。

这不禁让人思想,我们的悔改是否每次都是单纯地在神的面前回转呢?我们与人之间的和睦,是否总是真心实意呢?我们所作的好行为,是否也偶尔会带着某一些个人的目的呢?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是否也曾像押沙龙一样,只是为了挽回面子、修复关系或获取利益,而假装悔改?当我们向神认罪时,是因为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恢复与人,与神之间的关系,还只是希望能够暂时地敷衍了事,度过难关呢?

悔改不是一种工具,不是用来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。真正的悔改是发自内心的,是对罪的痛悔和愿意归向神。圣经说:“ 神所要的祭,就是忧伤的灵;忧伤痛悔的心,神必不轻看。” 悔改不是表面说几句认罪的话,更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接纳,而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和对自己罪性的认识。

愿我们都能存着一颗敬畏神,真正悔改的心,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情面,而是单单为了重新归向神,寻求祂的赦免和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