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撒母耳记下 15:24-26] ²⁴ 撒督和抬神约柜的利未人也一同来了,将神的约柜放下。亚比亚他上来,等着众民从城里出来过去。²⁵ 王对撒督说: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。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,他必使我回来,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。²⁶ 倘若他说:我不喜悦你,看哪,我在这里,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!
大卫的觉悟
这段经文记载了大卫王,再次开启了他那久违的逃亡之路。
而这样的情景,在大卫年轻之时是常态,
但在他作为王,一国之君,也年老之时发生,不禁让人同情和感叹。
对大卫而言,年轻时的亡命天涯的岁月,还历历在目。
那曾经苦涩的经历还记忆犹新,如今的情景与当年是如此之相似。
只是那追赶要他命的人,从扫罗变成了他的儿子押沙龙。
大卫如此之狼狈而逃命,都是与他亲近的、或亲密之人所为。
大卫心中的苦涩,也只有他自己能深深的体会到。
而如今,当他再次陷入性命攸关之际,让他稍感欣慰的是,还有那么一小群的人是忠心跟随他的。
不论是新进不久的迦特人以太一群体的人,还是在今天经文中出现的两位祭司长,撒督和亚比亚他。
这两位元老级的人物,年轻之时就与大卫共赴患难,也一起经历过那令人生畏的旷野逃亡之路。如今在年老之际,因着大卫,要再次踏上旷野逃亡之路。
这是苦难之路,但仍然始终如一的追随,对大卫不离不弃,这样的忠诚难能可贵。
然而在这样忠诚的举动之下,却犯了历史中所犯的错误。
在这仓促逃亡的开始,撒督和亚比亚他作为祭司,不忘带上约柜来一起同行,随着大卫一起去逃难。
或许是出于好意,让约柜同行,期盼神的同在,带领前面的路。
或许也是出于好心,约柜的同行,使得百姓拥戴大卫,赢得民心。
但这样好心好意的做法,不禁让人想起,在撒母耳为先知的时代,以色列人还没有君王治理的时候,以色列人曾有一次抬着约柜上战场,希望是靠约柜的同在能战胜非利士人,但是最终事与愿违,胜利的一方是非利士人,并且约柜也成了敌军的战利品。
此时的撒都和亚比亚他所做的,和历史中所犯的错误如出一辙。
这种用抬走约柜的方法来强求神的同在,想以此换来保护和安全。
所幸这样的举动被大卫及时的阻止,才不会重蹈覆辙。
此时的大卫看到的是神的旨意,而不是人的私意。
大卫的阻止,表明他愿意降服在神面前,宁愿神凭着自己的意旨待他,也不愿用人私意的方法来保护他。
此时的大卫看到的是神的主权,而不是人的权力。
面对神对他的管教,对他生命的对付和剥夺,大卫是积极的面对而不逃避。
用信心来回应,相信神掌管一切,也为他负责到底。
用顺服来回应,诗篇39:9节 「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,我就默然不语。」
在大卫的生命历程中,他深深的经历到,那代表着神同在的约柜是万万不能跟着他大卫走的,只有他大卫是跟着神走的。他的生命才会不断的被神炼净,生命才会不断成熟,以至于得着更丰盛得生命。
发表回复